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45769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蔡永彬/特稿】

  大學理工科系的實驗室,是國家科技研發的重要地點。然而某些教
授,不當利用研究生、動支學生的研究費。教授掌握人脈、經費,學
生敢怒而不敢言。「代代相傳」之下,可能造成「實驗室文化」的積
習敗壞。

  有學生透露,台大某位當過系主任的教授,以前都會「徵調」一兩
位研究生,到(外校)老婆的實驗室「幫忙」。但這並不是學生的義
務。該教授日前在學校和不明女子卿卿我我,被學生撞見,還急忙把
女方推開,目前已經離婚。有學生笑稱,省了一樣工作。

  另外,交大某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經常要求學弟妹,在即將發
表的論文中讓他掛名。學弟妹無法反抗,因為教授是該領域大老,也
幫他撐腰,甚至曾經親自要求發表論文的學生,讓他的「愛將」分一
杯羹。

  台大某位已經退休的教授,會要求學生將拿到的研究費全部給他,
讓他「重新發薪水」,學生不一定可以拿到全額補助。成大某間一流
研究所中,有個教授要跟朋友吃飯,叫學生付帳。另外,經費的濫報
、濫發情形也很多,用研究經費亂買東西報帳,老師撈完學生撈。有
學生說,他剛進實驗室時,教授問他「要不要筆記型電腦?老師買給
你!」

  教授領導整個實驗室研究、前進的方向,但實驗室不應該是教授「
獨裁」的王國。有教授讓學生做不屬於他們的工作、得到不屬於他們
的報酬、受到不應該受的損害。學生要畢業,甚至以後還會待在這個
圈子,就算受了委屈也不敢說,只怕換來學術圈內的全面封殺。

  學生變成老師的「打雜隨扈」,已經不算新聞。現今大專理工科系
內,新的惡質「實驗室文化」正在形成。「多年媳婦熬成婆」,人事
的不當安排、金錢的混亂不清,對學生的價值觀,絕對有傷害。

  當然,一項研究計畫的完成,必定包含很多人的貢獻。在人事、經
費的分配上,礙於法規,可能會有些「解套」的方法。但是實驗室的
教授們,應該以身作則,否則上樑不正,又怎能要求教出好的下一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cwalbe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